发布日期:2025-05-14 21:08点击次数:120
【林琳诊室】栏目致力于中医体质平衡、保健养生和呼吸系统常见病疑难病的预防治疗调理,介绍阴平阳秘健康生活知识,养肺护肺常识及肺康复。
诊室故事
林琳诊室
七十岁的何女士平时身体状况较差,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基础疾病。几年前的一次肺炎之后,何女士感觉自己虚弱了很多,并且之后时常出现咳嗽。
每次到医院检查,胸部CT都显示双下肺存在散在性炎症,同时还有多个炎性小结节,医生为她开了抗生素,咳嗽有所缓解,但过一段时间症状又会复发。这让何女士非常苦恼。在朋友介绍下,她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林琳教授的门诊寻求帮助。
刻下症见:咳嗽,咯少许白痰,无咽痒,无怕风怕冷,汗多,口干,无口苦,纳可,大便1~2天/1次,黏腻,眠一般,舌暗红苔黄腻,脉弦。
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检,林教授判断,何女士的咳嗽与支气管炎关系密切。何女士的肺部长期受到炎症的影响,但由于她的免疫功能较弱,再加上有基础病的存在,使得肺部的慢性炎症无法完全吸收,导致这些“老病灶”屡屡复发,难以彻底消退。针对这种情况,林教授建议何女士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,扶正祛邪,一方面提高身体免疫力,另一方面帮助消炎散结。
最终,林教授根据何女士的四诊情况,开了具有益气养阴、清热解毒、理气活血、软坚散结功效的方剂,嘱定期复诊。
经过三个月的中药调理后,何女士复查CT提示肺部炎症较前明显吸收,结节部分消散。复诊时,林教授为其详细评估后,建议她继续下一个疗程的巩固治疗,并提醒她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节气变化适当调整作息与饮食,顺应天时,调和阴阳,以进一步提升免疫力,促进肺部的恢复。
慢性肺部炎症为何总是不愈?
“医生,我这肺上的阴影已经好几个月了,吃了好几轮抗生素还是没好,CT一查,还是在那儿……”
在临床中,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病人,在一次肺部感染后,影像上遗留下一片“阴影”,明明抗生素也吃了不少,可这个阴影就是不消。其中部分患者往往伴随有反复的咳嗽、咳痰,一旦受凉或劳累,症状便容易“卷土重来”,迁延不愈、反复发作。
为什么这种肺部“老病灶”总是经久不愈呢?其实,这类患者经过反复抗生素治疗后已经清除了大部分的细菌,但由于某些原因,才导致肺部炎症迟迟未能完全吸收。常见原因包括:肺部结构破坏(如患者伴有支气管扩张基础),导致排痰不畅;病原体本身难以彻底清除(如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、各种耐药菌);肺免疫屏障功能下降;慢性基础病(如糖尿病等)增加易感性等。这些因素互相交织,导致炎性病灶在肺内“扎根”,形成慢性炎症反应,久拖难消。
针对这类情况,林琳教授指出,单靠抗生素往往难以彻底解决问题。此时可联合中药、针灸、艾灸等中医手段进行综合调理,从扶正祛邪的角度入手,帮助改善体质,增强免疫力,有助于慢性炎性阴影的吸收,提升整体康复速度。
中医调理有“妙招”,分型调理效果佳
在中医看来,慢性肺部炎症的发生,与体质虚弱、正气不足密切相关。林琳教授认为,炎症虽起于外邪,但久治不愈后,多数会转归为正虚邪恋、气阴两伤、痰瘀互结的复杂状态。因此,中医治疗应当标本兼顾,通常从益气养阴、清热解毒、理气活血、软坚散结多个角度论治,帮助增强机体自身的恢复力,促进肺部炎症病灶的吸收。
针对慢性肺部炎症,林琳教授提供以下两种常见证型的饮食调理思路:
01
阴虚内热型
典型症状:咽干口燥、干咳少痰或咯黄痰、多饮、大便偏干、舌红少苔。
调理思路:养阴清热、润肺化痰、软坚散结。
推荐食品:沙参、麦冬、扁豆、夏枯草、猫爪草、鱼腥草、杏仁、浙贝等。
02
气虚血瘀型
典型症状:久咳不愈、咳嗽时轻时重、乏力、面色黧黑、舌暗有瘀点。
调理思路:益气活血、软坚散结、活血化瘀。
推荐食品:北芪、当归、生地、桃仁、夏枯草、猫爪草等。
日常调养建议:调护得当,远离复发!
除了正规治疗,日常调护对慢性肺部炎症患者的康复同样重要。
01
保持环境干洁
环境干洁与空气质量直接影响肺部健康。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,避免长期处在潮湿和封闭的环境。有条件的情况下,还可以在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。在日常生活中,应避免接触香烟、粉尘、油烟、花粉等刺激物。同时,出门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时注意佩戴口罩,预防呼吸道感染。
02
加强锻炼
适度的呼吸锻炼与有氧运动是改善肺功能的有效手段。每日坚持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等训练,有助于提高肺活量,增强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。此外,练习宗元养肺功、八段锦、太极等柔和的运动,可以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加强心肺功能,促进气血流畅,增强体质与抗病能力。
03
注意情绪调节
情志内伤,肺最受累。中医认为“肺主气”“悲则气消”,情绪悲伤最易损伤肺气。宜保持心情舒畅,可通过深呼吸、冥想等方式,帮助调节情绪、舒展心胸。此外,倾诉、与朋友或家人交流,保持心情愉快,亦是日常调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04
顺应节气养生
中医讲“天人相应”,尤其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,顺应节气变化是调养肺部的重要原则。春季宜疏肝理气,助阳气生发;夏季注意清热润肺,防暑去湿;秋季重在养阴润燥,防止肺燥伤阴;冬季则应固护阳气、补肾养肺。根据不同节气调整饮食、作息与运动节律,不仅有助于肺病康复,也能增强整体免疫力,为来年打下坚实健康基础。
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
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79年,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中医优势专科,并被认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(肺病)诊疗中心、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、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规范化建设单位。
专科构建了“五位一体”中西医协同诊疗体系,整合了呼吸内科、呼吸重症监护室(RICU)、肺功能科、支气管镜介入中心、科研创新团队及慢病管理门诊,形成了覆盖呼吸疾病全生命周期的精准防治网络。针对慢阻肺、哮喘、慢性咳嗽、肺结节、间质性肺病等常见及疑难病,制定了独具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,疗效显著。
专科首创以慢阻肺为重点的“培扶宗元”学说,创编了康复锻炼的“宗元养肺功”,研发出健脾益肺颗粒、升芪益肺颗粒等系列院内制剂,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、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,临床和学术水平在全国中医院处于领先地位。
供稿 |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黎尚钊
初审 | 庄映格
审核 | 王军飞
审定 | 陈佳佳 南通股票配资
上一篇:股票配资群 国投智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:“一种基于通联数据的分析模型构建方法与装置”
下一篇:没有了